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将从IP时代向WEB时代转变。受限于智能移动终端软硬件的不足, 用户对移动APP的体验非常关注, APP开发者需更好地解决用户某一个方面的需求, 提升体验效果。
本书详细讲解运行于Android智能终端游戏“手机连连看”项目的开发技术和过程, 按“项目描述、 项目目标、 项目实施、 项目小结与拓展”划分章节, 综合应用Java类和对象编程、 Activity、 Intent、 Canvas、 界面布局、 游戏地图、 游戏算法、 数据结构、 “Eclipse+Android SDK+ ADT”集成开发环境等知识, 训练Android编程实践能力, 进行工程实践项目开发。
本书详细讲解基于Android终端应用程序和游戏编程开发, 并通过“手机连连看”项目进行工程实践。本书向读者介绍Android游戏编程的技术和软件开发思路, 并讲解了Android核心知识、 Activity、 Intent、 Canvas、 游戏地图、 游戏算法和文件操作等应用技巧及经验, 侧重实践能力引导和培养。由浅入深的带领读者熟悉“Eclipse+Android SDK+ ADT”集成开发环境, 并辅导读者一步一步地完成项目的开发, 熟练掌握Android游戏编程技术, 提高实际项目的开发能力。
本书的特点是将Android终端游戏编程技术和软件工程过程相结合思路来开展项目实训, 采用了软件工程中较为经典的瀑布模型和迭代开发方法, 将Android编程技术融于开发实践, 包括项目启动、 需求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实现与测试、 项目验收和关闭等重要里程碑阶段。本书每章均按“项目描述、 项目目标、 项目实施、 项目小结与拓展”进行组织编排。
全书共9章, 第1章主要内容包括Android开发技术、 Android开发环境的搭建以及Android项目的开发规范等; 第2章为项目启动, 包括项目业务背景介绍、 技术选型、 工作量评估、 任务分解、 甘特图绘制等; 第3章为项目需求分析, 包括Android游戏的功能、 游戏规则、 算法逻辑、 数据存储等需求分析; 第4章为系统设计, 包括模块设计、 程序结构设计、 游戏界面设计、 游戏算法和数据结构设计、 类设计等; 第5~8章为项目编码实现与测试阶段, 详细讲解Android基本组件、 界面布局、 Canvas绘图、 数据存储等技术在Android游戏项目中的应用, 以“软件迭代开发”思路实现项目开发; 第9章为项目验收与关闭。
参加本书编著工作的有周清平、 黄伟、 曾明星、 马庆槐、 闫茂源、 郑婕、 罗欢等, 全书由黄伟副教授统稿, 周清平教授进行了审核。在本书编写过程中, 软酷网为我们提供了项目资料、 企业项目实施文档等, 在此表示感谢, 同时也衷心感谢在此书出版过程中给予我们支持与帮助的中南大学出版社相关老师和工作人员。
限于编者的水平和时间, 本书难免存在纰漏和不足之处, 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6月
企业专业实训是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 以项目组的工作方式实现完整的项目开发过程, 是实现高素质软件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是集中训练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一环, 是对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 方法、 工具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检验, 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 吉首大学大力践行“整体渗透、 优势互补、 人才共育、 过程共管、 资源共享、 责任共担、 利益共生、 合作共赢”的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模式, 先后与中软国际、 青软实训、 苏软培训等知名企业开展专业共建, 在沉浸式实训模式创新、 课程研发、 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次编写出版的“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校企深度合作系列实践教材”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成果。
本系列教材包括《C语言项目开发实践》《数据库项目开发实践》《Java项目开发实践》《Web前端项目开发实践》《Java EE项目开发实践》《.Net项目开发实践》《Android项目开发实践》《嵌入式ARM体系结构编程项目开发实践》, 共8本。校企双方教师、 技术专家联合组成了教材编写委员会, 他们深入生产实际、 把握主流技术、 遵循教学规律, 摆脱了传统教材“理论知识+实训案例”的简单模式, 将实训内容项目化、 专业化和职业化, 以真实的企业项目案例为载体, 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完成实训项目开发流程, 使其专业知识得到巩固, 专业技能得到提升, 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项目开发能力、 项目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强化, 同时, 在项目执行力、 职业技能与素养诸方面得到有效锻炼。
本套教材内容覆盖了软件工程专业主要能力点, 精选了一定数量的软件项目案例, 从项目描述、 项目目标、 项目实施、 项目小结与拓展等方面介绍,均符合各自相关的项目开发规范, 项目实施遵循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给出了软件设计思想、 开发过程和开发结果。学生通过项目需求分析、 系统设计、 编码实现、 系统测试与系统部署等环节, 不断积累项目开发经验。本套丛书构思设计之巧、 涉猎领域之广、 推广应用之实, 无不反映了吉首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转型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全面综合素质教育上来, 是推行校企深度合作办学基础上微创新教学改革成果的集中展示。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吉首大学的老师们致力于耕耘, 期待着收获。站在第一读者的角度, 我更期待本套教材能成为高等院校软件工程专业、 职业培训和软件从业人员最具实用价值的实训教材和参考书, 用书中所蕴含的智慧创造更多的财富。
是为序
教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理事会理事
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 博士生导师
2014年6月